专业、专注、专情婚恋咨询十三年,已帮助 对危情客户重获幸福!
专业、专注、专情婚恋咨询十三年,我们已帮助对危情客户重获幸福!咨询热线:027-87755161
“我与前夫5年前离婚,那时女儿才2岁。在我的努力下争取到了女儿的抚养权。我是个挺要强的女人,总以为只要我认定的事情没什么可以难倒我的。可是单亲家庭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人苦点累点还没关系,可碰上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每逢孩子生病的时候,真是心力交瘁却无从求助。2年前,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先生,他很细心也很照顾我,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依靠。他那时刚刚离异,有一个儿子随母亲生活,比我女儿大5岁。类似的经历让我们惺惺相惜,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让我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情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结婚前,我们也有几次带两个孩子一起相处,时常也会有一些冲突,但并无大碍。今年3月,我们开始了共同的婚姻生活。平时我们和女儿居住,休息日他儿子会过来呆上一、两天。本以为第二次婚姻,我们心理成熟些,都会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彼此宽容以待。可是甜蜜的日子还没多久,争吵却越来越多,两个人的冷战也愈演愈烈。说起来我们主要的矛盾还是集中在孩子身上。平时还好,他对我和女儿都不错,面面俱到。可是只要他儿子一来,空气都变了味,可以说那就是我的灾难日。也许是因为离婚后他对孩子一直带着补偿的心理,没有原则地溺爱他,孩子现在都变得有点无法无天了。只要他儿子一出现,他的目光里只有他一个,不管孩子提什么要求都一律满足。两个孩子争吵,他也有意无意地偏向他儿子。开始我为了减少冲突,经常劝女儿,哥哥在家的时间少,就让让他吧。可是看着女儿委屈的脸,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说到这,王女士不由地低下声去,快速地抹去眼中的一丝泪花。稍稍停顿了一会,又接着说。
“我觉得这样下去并不能解决问题,两个孩子的成长也会受到影响。每次冲突过后,我也想心平气和地去和先生沟通。可是一说起来我就觉得自己委屈,就会控制不住地责怪他。他也认为我是小题大做,只疼爱女儿,不能接纳他儿子。特别是最近一次,他儿子实在闹得太过分,我忍不住说了两句,他竟然冲我嚷嚷:‘你是个坏女人,凭什么管我?要不是因为你,我爸爸怎么会离开我和妈妈。’那一刻,我真是绝望透了,整个人呆怔在那里,半天无语。想不到我的委曲求全换来的既然是这样的一种罪名。我开始心灰意冷了,不知还要不要和先生维持这段婚姻。可是除了孩子,我们其它方面还是不错的啊,真的放弃我还是舍不得。我该怎么办呢?”
望着王女士那期盼的目光,我心里也诸多感慨。确实再婚家庭总是充满了挑战,也是继父母无法避免地要挣扎于这亲情和爱情之间的无数次碰撞。而对于继母的处境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因为按传统的性别角色会要求女性负责家庭中的感情生活,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继母和继子女之间更激烈的冲突,也会把她与前妻的位置摆到敌对的位置上,尤其当涉及有关孩子的问题时。根据美国婚姻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接近50%的首次婚姻都会以离婚告终,而超过70%的离异者都会再婚。而再次离婚的比例比首次婚姻高出14%,约有一半的再婚家庭维持不到五年的时间。但是不能由此来夸大再婚家庭的不稳定性。因为再婚伴侣往往不会等到关系非常恶化时才选择离婚,而初婚的伴侣等待的时间会更长。那些顺利度过前几年的再婚者,离婚率并不比初婚者高。随着我国现代离婚率的上升,重组家庭也越来越普遍,这类家庭的建立过程需要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全力探索。
再婚家庭在生活和治疗中出现的很多困难应该归咎于婚姻家庭指导师或咨询师试图用首次婚姻的角色和规则来指导新的家庭,这种企图复制一个“完整”的核心家庭的尝试往往造成严重的问题。再婚家庭需要一个全新的范式,主要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存在有效界限的开放系统,同时调整传统的性别角色。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一原先伴侣之间有效、开放和合作的共同监护关系。二做通与前伴侣之间情感上的离婚。三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对所有的父母拥有多样的感情——需要接受忠诚度的分裂。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来面对家庭中新成员的到来。一般来说,离婚前就应让孩子知道父母要离婚和父母离婚的意义,给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自我调适。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离婚并不代表父母不爱他了,不代表她将要失去父亲或母亲了,孩子也需要知道父母离婚并不是他的错,跟孩子说明离婚是父母间的问题,与孩子无关。虽然孩子无法决定父母的私生活,但这毕竟关系到家庭的重大变化,孩子的感受需要被聆听。离婚后孩子生活中尽量避免大的改变,如搬家、转学、很快的再婚等等。父母中一位离开,已经让孩子难于承受,要避免其他更多的不稳定因素。本案中,先生离婚时没有和孩子进行充分地沟通,并且很快开始了另一段情感生活,导致孩子把怨恨投注到了王女士的身上,也影响了他们今后的相处。现在先生当务之急,先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告诉孩子其中的真相,父母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选择了离婚,知道这个现实对孩子来说很难接受,但是父母的分开,并不会减少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了解日后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变化,问问孩子有什么样的担忧。孩子需要时间来接受与另一个成人特别是以后要经常生活在一起的继父母来建立关系。也不要勉强孩子一开始就称呼新配偶为爸爸、妈妈,因为在孩子潜意识中,他会觉得这是对自己亲生父母的背叛。在他们与继父母建立信任之前,叔叔、阿姨的称呼可能更合适。
接下来要确立继父母在新家庭中的地位。要重建新的家庭秩序,必须让孩子懂得,继父母是孩子今后可以依靠的人,作为交换,他们必须尊重和服从。继父母有教育的责任,虽然不能就此替代孩子的亲生父母,但至少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在这种关系下,亲生父母的角色很关键:你要尽力帮助新配偶在家庭中获取地位并承担责任。新配偶也不要奢望取代孩子心目中亲生父母的地位,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对方,要鼓励孩子和他们的生父母多接近。不可否认的是,与亲生孩子肯定与非亲生孩子的关系存在差别。接受这种现实,才能找到成为公正父母的法则。重要的是注意到孩子心里会有这方面的担忧,多和他们沟通以使他们安心。孩子们常常会认为,他们不值得被共同生活的大人们以同样的方式来爱。如果你不是孩子的生父母,需要注意你对这个孩子的要求不要比自己的孩子少。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天平,他会觉得你并没有把他视为己出。
最后要尽快建立一些新家庭的习俗。在共同生活中,家庭准则应该清楚地被每个人知晓并遵守,即使是只有周末才来的孩子。没有比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相矛盾更糟糕的事了。孩子会受此影响,并利用大人的弱点。也许,大人和孩子都没有做好准备来迎接这种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尤其是孩子,他们暂时无法接受继父母的管制和权威,如果试图收买他们的好感只会使事态加重。如果冲突仍在继续,与其争执下去,不如离开一会,让孩子的生父母来干预。要让孩子自在地生活,表达出挑衅和不满,并且告诉孩子,大家理解他的处境。但是必须有尺度的限定,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是不被允许的,比如说暴力、自伤行为。继父母要避免向自己的配偶抱怨,否则将会加剧孩子的对立情绪。要让孩子感到他与生父母仍保持着特殊的关系。试着保持一种开明的关系,相互不要提过多要求。记着让孩子的生活在对双亲的自豪而不是怨恨中度过。对周末才来到生父母家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努力地照顾别人的孩子,这对他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嫉妒也是无可避免的。家长要尽一切努力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一个多余的人或客人。实际上孩子对家长是否期盼他的到来并为之准备好会非常介意。可以全家人一块出去游玩、看看电影,组织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周末也要保留孩子与生父母单独交谈的时间,讨论孩子的学习、爱好、担心的事……总之,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不在一块生活,他也永远是爸爸妈妈关心和爱护的孩子。
随着访谈的进行,王女士的面容渐渐舒展开来,她也明白大家都需要时间来建立新的关系。这时我再次强调取得伴侣支持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王女士邀请先生一同参与到咨询中来。王女士点头应允,同时一抹自信的笑意也不禁呈现在她的嘴边。我望着王女士带着轻松的步子离去,心里祝愿这位聪慧的女子会把握住自己想要的幸福。